2004-05年球季NBA增加一支東岸球隊山貓(CharlotteBobcats),由29隊增加至30隊,因應球隊的增加,NBA的賽制亦相應改變。
新賽制由原來的兩岸4區,變為兩岸6區。分別為東岸--大西洋區、中央區、東南區,西岸--西南區、西北區及太平洋區。每區5隊,每岸合共15隊。由於地理上的問題,山貓位於美國東岸的夏洛特,所以被編在東岸的東南區作賽,而原屬於東岸的黃蜂,則被安排到西岸的西南區。
東岸
大西洋區包括:塞爾特人、籃網、紐約人、七十六人、速龍。 中央區包括:公牛、騎士、活塞、溜馬、公鹿。 東南區包括:鷹隊、山貓、熱火、魔術、巫師。
西岸
西南區包括:小牛、火箭、灰熊、黃蜂、馬刺。 西北區包括:金塊、木狼、拓荒者、超音速、爵士。 太平洋區包括:勇士、快艇、湖人、太陽、帝王。
常規賽:
屬本區的球隊每季進行4次對賽,即2場主場及2場作客,而同岸不同區的球隊進行3場或4場的對賽,不同岸的則進行2場對賽,1場主場及1場作客。
季後賽資格:
東西兩岸各3個區的首名,依照常規賽得勝率分別列為第1、第2及第3種籽,餘下的5個席位則按照得勝率排列。主場的優勢則依據常規賽的得勝率而定,並非按照種籽排名。 季後賽:第一圈賽事(東、西岸8強)採取7局4勝制(2主-2客-1主-1客-1主)的比賽方式進行,常規賽得勝率較高的球隊先獲主場權。對賽編排為各岸的第1號種籽對第8種籽,第2種籽對第7種籽,如此類推。各岸的4強及決賽,同樣為7局4勝(2主-2客-1主-1客-1主)的方式。總決賽之7局4勝制按(2主-3客-2主)方式進行。 |